1、自然、气象、河流
阳泉市地处山西高原东部、太行山中段西麓,总面积为4578 km2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一年四季分明,常年受西北环流带影响,一般每年11月至翌年5月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,西北风盛行,干旱少雨(雪),蒸发强烈,通常“十年九旱”;6-9月,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,多东南风,降雨集中,多呈阵雨间或暴雨发生,并时有冰雹及伴有短时大风。
阳泉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0余条,主要有滹沱河及其支流乌河、龙华河,绵河及其支流温河、桃河两大河流。
滹沱河系子牙河北源,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横涧乡,流经繁峙县、代县、原平县、忻州市、五台县、定襄县,由岭子底进入本市。入境后,自西向东流经盂县北部的下社乡、梁家寨乡,于阎家庄村东0.7km处的界牌石出境,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境内。滹沱河流经变质岩山区,在阳泉市境内的干流长度为34km,流域面积为1825km2,河床为砂卵石底质,系常流河。椐1956-2000年上游南庄水文站(控制流域面积11936 km2)和下游小觉水文站(控制流域面积14659km2)资料,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5.436亿m3/a和7.428亿m3/a。
乌河属滹沱河支流,发源于山西省阳曲县境内的两岭山。流域面积1230km2,自盂县东蒋村西南0.3km处入境,由南向北流经盂县的东梁乡、西烟镇、西潘乡,在苌池镇枣园村西北注入滹沱河。乌河在本市境内长度54km,面积697km2,东邢以上地势开阔,为宽谷盆地;东邢以下为岩石山区,地势狭窄,河床系砂卵石底质,上游为季节河;高庄以下为常流河,最大洪峰流量1720m3/s,多年平均径流量0.209亿m3。
龙华河发源于盂县苌池镇上王村南掌沟的管头梁东麓,由南向北流经盂县的苌池镇、上社镇、下社乡,在贾家峪村龙华口东南注入滹沱河。龙华河全长52.9km,流域面积475km2,上游为碳酸盐岩区、中下游为变质岩山区,河川为砂砾石底质。多年平均径流量0.329亿m3/a,多年平均清水流量0.809m3/s,最大洪峰流量1600m3/s(1924年)。
温河与桃河相汇后称为绵河,在本市流经长度5km,于娘子关出境。
温河西源发源于盂县南娄镇的西南庄村之西的方山东麓。流经长度35.5km,流域面积477km2,清水流量0.16m3/s,最大洪峰流量1340m3/s,多年平均流量0.47亿m3/a。北源发源于盂县北下庄乡西麻河驿村,全长32km,流域面积167km2,年径流量0.12亿m3/a。最大洪峰流量660m3/s。两河于盂县温池汇合后称温河,经郊区的辛庄、平定的巨城至磨河滩村与桃河相汇,干流长50km,温池村以下流域面积531km2。温河流域总面积1175km2。
桃河发源于寿阳县东部的土径岭,由西往东流经阳泉市区至娘子关的磨河滩村与温河相汇。桃河在本市流经长度约80km,流域面积1086 km2,,建站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为2200m3/s,出现在1955年。多年平均流量0.4亿m3/a。
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26.6mm,蒸发量1202mm,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。
2、水利
从1997年以来,连续多年的干旱,已经给阳泉市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,虽然通过2000年至2002年三年的人畜饮水解困,解决536个自然村、11.47万人、1.05万头大畜的饮水困难。但全市目前仍有423个自然村、16.47万人、1.19万头大畜存在饮水困难。
从水土流失情况看,全市总面积4452km2,水土流失面积3042km2,占总面积的68.3%,到2002年底,累计治理面积1040.6km2,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.2%。
从全市水资源情况看,水资源量日趋减少,水环境仍在恶化。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4642万m3,其中本地河川径流量45248万m3,地下水资源量为42964万m3,重复量为33570万m3;入境水资源量达93318万m3,为本地水资源总量的1.71倍,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7960万m3。娘子关泉泉口多年平均流量10.76m3/s(1956年-2000年),2001年实测仅为7.01m3/s,呈减少趋势。全市的水资源存在四个显著特点及问题:一是降水量少且年内年际变化大;二是水资源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;三是可利用水资源量少且开发难度大;四是三水转化强烈。
建国以来,历届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,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,它们在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到目前,全市有机电井726眼,已配套机电井538眼,小型水利工程1609处,其中:小型水库27座,总库容2255.7万立米,自流渠道517处,干渠长631km,截潜流137处,塘坝928处,已建成机电灌站569处,总装机21.32千千瓦,全市已建堤防162km,大石门水库是全市唯一一座中型水库,总库容1370万立米,已淤积597万立米,兴利库容279万立米。2002年水利工程年供水量3896万立米,其中:向工业供水2263万立米,向农业灌溉供水1349万立米,向城镇生活供水283万立米。
截止2002年底,全市总灌溉面积8.9千公顷,其中农田灌溉8.84千公顷,林地灌溉0.06千公顷,旱涝保收面积4.8千公顷。全市节水灌溉面积5.74千公顷,其中:喷灌2.19千公顷,滴灌0.42千公顷,低压灌溉1.86千公顷。全市水力发电总装机3250千瓦,年发电量622万度。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6公顷,渔业产量945吨。